天宁区教科研课题 开题论证书
发布时间:2022-05-06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蒋秋怡

天宁区教科研课题

 

开题论证书

 

 

 

 

 

 

 

 

 

 

 

 

 

 

课题名称   地域资源运用园本课程的案例研究   

 

课题负责人                            

 

所在单位     常州市天宁区娑罗巷幼儿园       

 

开题时间           20223             

        

 

 

 

 

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制

一、开题活动简况(开题时间、地点、评议专家、参与人员等)

时间:2022317   地点:线上

评议专家组成员:

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 于纯

天宁区学前教育管理中心  刘艳

天宁区茶山中心幼儿园 顾智敏

参与人员:

彩虹幼儿园金路、汪梦丹、陈玲;娑罗巷幼儿园王翔、汪茹;清凉幼儿园翁佳、武冰、王梦茹;清凉幼儿园周艳、胡秋芳、姚昕燕。

二、开题报告要点(一)核心概念界定(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三)研究目标(四)研究内容(五)研究方法(六)预期成果(七)课题组内分工(请分5部分逐项填写,详述研究内容,限2500字内,可附页)

(一)核心概念

1.地域

通常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是自然要素与人文因素作用形成的综合体。本课题的地域是指以幼儿园为中心、晋陵中路为主干线,北至奥体中心、南到青果巷、东至天宁寺、西到北大街,这四个方位内所涵盖的范围。

2.地域资源

一般指在一定空间内的自然资源、社区资源、人文资源等。本课题的地域资源是以园所为中心辐射四个方位,一定范围内所涵盖的本土自然景观资源:如近园、红梅公园等;社区资源:如吕思勉故居、常州博物馆、青果巷等。为幼儿园主题课程服务,助推园本化课程深入进行的资源内容。

3.园本课程

一般是指幼儿园结合自己的实际条件,进行课程选择、重组与整合形成的适合本园特点的课程。本课题中的园本课程以主题课程为基础,将地域资源运用于已有的主题中,从而进行深入实践和调整,力求实现课程的优化,并总结出具有辐射意义的园本课程实施经典案例。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关于“地域资源”

在知网搜索主题“地域资源”共搜到相关中文文献663篇,外文文献863篇,其中与学前教育相关的文献共58篇。关于“地域资源”一词,国内相关的研究最早是在城市建设和工程开发中进行的,而国外的相关研究则是开始于经济发展领域。直到2004年开始,地域资源才与学校课程相联系。从2009年起,关于将地域资源作用于幼儿园课程建设的研究逐渐开展。2017年幼儿园关于地域资源方面的研究越发热烈,随着江苏省课程游戏化项目的不断推进,近几年来对于课程资源、学校周边资源的研究到达了一个高潮。

2关于“园本课程”

在知网搜索主题“园本课程”共搜到3345篇中文文献以及18篇外文文献,从文献的数量就可以看出,园本课程的重要性。每所幼儿园都有着自己的特色课程、园本化课程。关于园本课程的研究也从很早就开始了。从2001年虞永平教授的《试论园本课程的建设》开始,国内对于园本课程的研究就从未停止过。各式各样的园本课程拔地而起,从2002年起各地掀起了一阵“生态课程”“田野课程”等利用自然资源构建的园本课程热潮,到2010年起各园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创建具有园所特色的园本课程。近两年,有关园本课程的研究开始以优化、重建、整合为主。

研究的价值

1.基于园本地域资源的有效利用

当我们将更多顺应时代和适应幼儿发展的地域资源纳入到我们的课程资源体系中,我们便具有了更加丰富且有力的课程驱动。我们在课程的设计、组织、实施与评价过程中,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地域资源,将其转化为课程的要素,并为课程的实施提供现实的条件保障。可以说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利用程度直接影响到幼儿园课程的水平和效力。它为我们带来了更多行而有效的教育实践,让教师能够发现更多的教育契机,让幼儿获得更多的教育机会。

2.基于教师资源观和专业能力的发展

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幼儿园课程有效实施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在梳理和整合地域资源与园本主题课程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育教学的目标、内容,分析课程资源的种类、分布,了解课程资源开发与实现课程目标的关系,并预设课程产生的效果。这些思维的过程是一种对教育和教学所重新认识过程。教师在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不断修正自己的教育观念和价值体系,不断提高对教育教学的认识水平。同时,课程资源的开发还有助于培养教师开放的思维和意识,使自己从资源的无意识状态向全面认识和积极开发转变。这种观念和态度的转变是影响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因素。

(三)研究目标

1.在与地域资源的体验、实践、互动中,增强幼儿对社会与自然的感知和了解,实现地域资源的育人价值。

2. 提升教师的资源意识和课程实施能力,捕捉生活中的教育契机,丰富幼儿体验,形成具有班级特色和参考性的园本课程实施案例。

3.以资源地图为路径,归纳、整理幼儿园周边可利用地域资源,优化园本课程内容,建构园所特色资源库。

(四)研究内容

1.基于地域资源运用园本课程的现状研究

虽然在课程游戏化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园所已经尝试建构了自己的课程资源库,但实际开发和利用的效果一直不如人意,老师们对这些资源的盘活适用也存在很大的困惑。因此,我们首先需要针对我园已有的地域资源进行再剖析。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方式来了解我园地域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现状,总结出现在所面临的实际困惑。

2.基于地域资源运用园本课程的价值研究

幼儿园课程内容来源于幼儿一日生活,以幼儿的实践生活为主线,地域资源为路径,结合已有主题课程中的主题目标,甄别资源中适合本园幼儿的内容,来丰富幼儿园课程。在关注幼儿生活空间转换的基础上确立幼儿在课程建设中的中心地位,并对收集的地域资源进行整理和分析,结合园本主题探寻地域资源在园本课程中的意义与价值,从而依照幼儿发展的逻辑来规划和调整地域资源。

3.基于地域资源运用园本课程的案例研究

将地域资源与园本主题课程相结合,通过园本研训的方式帮助教师提升资源利用的意识,提高教育的敏感度。引导教师在观察幼儿的过程中,捕捉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将与主题相关的资源运用进行班本化实践,形成具有班级特色和一定借鉴意义的活动案例。通过优秀案例评比、主题审议等形式,丰富到园本课程体系中去。

 

(五)研究方法

1. 调查法:在科学方法论和教育理论的支持下,通过运用问卷、访谈等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有关的地域资源资料。

2. 行动研究法:通过课题计划、实施、分析思考和总结,对相关地域资源的认知、教师如何有效结合资源更好的开展课程、幼儿对生活的认知、经验的获得展开研究,创造性地应用教育理论去研究、分析与解决具体问题,从而帮助幼儿得到发展。

3. 观察法:运用多种观察方式,有目的、有重点地选择观察课程中幼儿心理和行为表现,以及环境对幼儿的作用和影响等,同时反思在活动中教师的教育行为是否适宜。

4. 经验总结法:收集、整理、分析、提炼相关地域资源在幼儿园课程中的运用、老师的体会和经验,形成典型案例,并从实践上升到理论,推广运用。

(六)预期成果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负责人

阶段成果

(限5项)

 

地域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分析

调查报告

2022.4

王静

娑幼地域资源汇编

地域资源库

2022.8

汪茹

地域资源融入主题活动

主题活动方案集

2023.8

王益

地域资源的园本化价值

论文

2022.8

王翔

地域资源助推园本课程建设

论文

2023.6

贾虹

最终成果

(限3项,其中必含研究报告)

 

《地域资源运用于园本课程的案例研究》结题报告

研究报告

2023.12

贾虹

娑幼案例集

案例集

2023.12

闻霞

娑幼论文集

论文集

2023.12

刘闵珂

 

(七)课题组内分工

姓名

专业技术

研究专长

在课题组中的分工

贾虹

幼儿园一级

幼儿教育

全面管理课题与课题实施的调控,课题方案制定、撰写中期报告和结题报告。

王翔

幼儿园一级

幼儿教育

协助组长管理课题研究,大型活动策划

汪茹

幼儿园一级

幼儿教育

实践研究,负责大型活动和展示活动

刘闵珂

幼儿园一级

幼儿教育

实践研究,负责大型活动和展示活动

王静

幼儿园二级

幼儿教育

实践研究,积累案例。

王益

幼儿园一级

幼儿教育

实践研究,积累案例

周烨华

幼儿园一级

幼儿教育

实践研究,负责课题资料管理

吴南萍

幼儿园一级

幼儿教育

实践研究,负责课题网络管理

王晓霞

幼儿园二级

幼儿教育

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课题理论学习和课题活动安排

 

幼儿园二级

幼儿教育

实践研究,负责学习资料的收集、推介

曹庆

幼儿园二级

幼儿教育

实践研究,积累案例

 

 

 

 

三、专家评议要点(侧重于对课题组汇报要点逐项进行可行性评估,并提出建议,限800字)

论证组通过听取天宁区娑罗巷幼儿园“地域资源”课题组汇报、与课题组交流,一致认为该课题的研究主题是具有实践意义的,符合江苏省课程游戏化精神,顺应当下学前教育研究热点,研究的内容是能够解决一线教师实际问题的。

为了课题组能更好开展后续的研究,提出如下几方面的建议:

1. 关于课题名称。“助推”一词用在课题题目中不是很准确,指向性不足。根据课题研究思路,建议改成“地域资源运用于园本课程的案例研究”,将研究抓手具体化,更适合一线教师进行课题的落实。

2. 关于研究的核心概念界定。关于核心概念界定可以利用“定义+”的公式。建议对本课题中的研究分类、研究范围做一个具体的界定,而不是泛泛而谈。针对地域一词的解释已经根据幼儿园的范围进行了划分,那地域资源也要根据本课题中的具体确定哪些资源做一些聚焦和罗列。

3.关于研究的内容。建议课题组根据调整后的课题名称,针对本园现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与梳理,细化每一项研究内容中的具体问题,把适合本园主题活动的地域资源进行实践分析,并作为案例的研究指向。

4.关于研究的成果。对于预期成果的呈现,首先要呈现两方面的成果:阶段性成果和最终成果。同时建议课题组这两方面成果都要进行一个成果名称上的预拟,论文集和案例集也要有一个名称,并做好完成时间上的计划。

 

 

 

 

 

 

 

 

 

 

 

 

               评议专家组签名:      

 

                                                             

                                                    

四、重要变更(侧重说明对照课题申报书、根据评议专家意见所作的研究计划的调整,限1000字,可加页)

根据专家的意见,对课题做出以下变更:

1. 课题名称变更为:《地域资源运用于园本课程的案例研究》

2. 研究内容的变更为:

1)地域资源与园本课程现状的调查研究

2)地域资源运用于园本课程的文献研究

3)园本课程中地域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

4)地域资源运用于园本课程的案例研究

 

 

 

 

                              

                              课题主持人签名:

     

 

五、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意见

 

 

 

 

 

 

 

 

 

 

盖章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