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保护法
发布时间:2022-11-29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刘闵珂

一、未成年人保护法制定的背景及目的

未成年人是身心发育尚未成熟的特殊群体,具有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征,非常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给予特别的关心和爱护。作为自然的人,未成年人的生长发育需要家庭和社会给予物质上的支撑和精神上的呵护,离开周围的人和社会的支持,就不可能正常发育,甚至不能维持生命;作为社会的人,他们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的影响,社会的文化、风俗、传统、习惯、生活方式和各种意识,都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影响未成年人的意识和行为,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有责任扩大对未成年人的积极影响,避免或减少消极影响。上述特点,要求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这就产生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立法需求。

二、未成年人保护法立法及修订修正的过程

过程:

1991.4: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自199211日起施行。

1991.6:国务院提请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

19888月,两个起草班子共同起草;同年10月,形成未成年人保护法草案第11稿上报国务院,对送审稿作了4次较大修改

1987:共青团中央、国家教委分别进行有关青少年保护立法的调研起草工作

1985:中共中央20号文件明确指出“保护青少年的有关法律还不完善”的问题

1980:共青团中央提出了制定青少年保护法的建议,并牵头调研起草

2006.12.29: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第一次修订,自200761日起施行

2012.10.26: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做出《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决定》修正该法,自201311日起施行

2020.10.17: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第二次修订,自202161日起施行。

三、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亮点

1、保障未成年人休息娱乐时间

2、关注留守儿童监护人要听取未成年人意见

3、保护受侵害未成年人增设强制报告制度

4、学校应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

5、涉密切接触未成年人行业,应查应聘者是否前科

6、居委会、村委会设置专人专岗负责未成年人保护

7、明确国家监护制度为未成年人保护兜底

8、对游戏产品进行分类,防止未成年人沉迷

9、专人专办涉女性未成年人侵害案由女性询问

四、学校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需注意的问题

1、尊重学生人格尊严,不得实施体罚

2、保障学生受教育权、休息权

3、建立学生保护制度

4、防治校园欺凌,共建文明校园

5、对性侵害、性骚扰,零容忍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