娑幼:蛲虫病知识宣教
发布时间:2023-05-06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王静

  蛲虫病多发生于儿童,城市高于农村,集居儿童高于散居儿童。人是蛲虫唯一宿主,蛲虫感染者是蛲虫病的唯一传染源。传染方式有自身及异体感染两种。自身感染系雌虫于夜间爬行肛门,在周围皮肤上产卵,引起奇痒,小儿用手指搔痒而沾染虫卵。在进食或吮吸时吞入虫孵。虫孵在胃及十二指肠开始孵化成蚴虫,最后在小肠下段及大肠内发育为成虫。若虫孵在肛门口孵化,幼虫可爬进肛门,侵入大肠,引起逆行感染,这两种自身感染方式使感染加重,迁延不愈,异体感染是通过被污染虫卵的食物、玩具经口感染,也可经口鼻、吸入飞扬的虫卵再咽下而感染,这是造成集体和家庭间传播的主要方式。

  临床表现

  一般症状轻微,主要表现是夜间肛门及阴部奇痒,因而失眠,烦躁不安,夜惊等。由于蛲虫可钻入粘膜深层引起轻度炎症。亦可出现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腹痛、食欲减退等症状。偶有蛲虫侵入泌尿系统或女性生殖系统,引起尿频、阴道炎、输卵管炎或腹膜炎。医学全在.

  诊断

  对夜间有肛门及阴部奇痒者,应于夜间检查肛门部有无白色线头状蛲虫,如能检得蛲虫则可确诊。粪常规检查虫卵阳性率低,必须于清晨大便前,用透明胶纸轻轻擦肛门后再查虫卵。

  治疗

  一、驱虫治疗

  二、一般治疗

  蛲虫在人体内寿命一般不超过2月,若能避免重复感染,则不用药物治疗亦可自愈,药物治疗即使效果比较满意。但疗效不能巩固,这与自身再感染有关,故必须结合预防,若能每日换洗衬裤及床单则可不治自愈。

  预防

  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不吸吮手指,睡前清晨应清洗肛门,组织进行集体性诊治等。

  娑罗巷幼儿园   保健室宣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