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园所现状的地域资源运用初探
发布时间:2023-10-16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蒋秋怡

摘要:幼儿园的课程内容来源于幼儿一日生活,我园以幼儿的实践生活为主线,地域资源为路径,结合已有主题课程中的主题目标,甄别资源中适合本园幼儿的内容,来丰富幼儿园课程。本文基于园所地域资源运用现状的调查研究,深入分析现状原因,并结合地域资源运用的案例总结相应原则,以促进园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地域资源 现状 运用原则

 

本园是一所有着六十多年文化底蕴的老牌园所,坐落于常州市老城区中心。园所周边人文荟萃,有着独特的地理优势。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社会资源等可利用的地域资源琳琅满目,为幼儿园优化园本课程提供了便利条件和教学素材。在关注幼儿生活空间转换的基础上,我园确立了幼儿在课程建设中的中心地位,并对收集的地域资源进行整理和分析,结合园本主题探寻地域资源在园本课程中的意义与价值,从而依照幼儿发展的逻辑来规划和调整地域资源。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园地域资源的运用却存在利用不充分、实效性低,精彩浮于表面、教育价值不高等问题。

一、本园地域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问题

(一)地域资源种类杂乱,缺乏有效整合

近几年,随着晋陵中路的不断整修,以本园为中心:向北有常州新的地标建筑传媒大厦、市民广场、文化中心、常州大剧院、奥体中心;向南既有百年“龙城书院”遗址的局前街小学,又有中国近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吕思勉故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恽代英故居、自然景观有清朝乾陵年间的古典园林建筑“近园”、青果巷、约园;向东有常州最大的开放公园红梅公园、古韵天宁寺;向西常州市中心高楼林立……可以说拥有丰富的地域资源,但在进行资源的调查和收集的过程中,我园过于追求资源的种类与数量,仅仅是将资源进行了罗列,而没有进行有效的分类梳理和切实整合。导致空有一手好资源却很难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与园本主题课程相融合。

9题   我园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情况

题目\选项

没有

很少

部分

较多

充分

自然时令资源,如四季变化、气节环境、气温气候等

1(5%)

0(0%)

8(40%)

7(35%)

4(20%)

自然的动植物资源,如花草树木、禽鸟鱼虫等

1(5%)

2(10%)

8(40%)

6(30%)

3(15%)

自然物产资源,如农产品资源等

1(5%)

4(20%)

7(35%)

4(20%)

4(20%)

10题   我园对社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情况

题目\选项

没有

很少

部分

较多

充分

各种组织、机构和生产生活场所,如超市、邮局、银行等

0(0%)

2(10%)

9(45%)

4(20%)

5(25%)

各式各样的社会生产、生活工具,如锅碗瓢盆等

0(0%)

2(10%)

7(35%)

6(30%)

5(25%)

地方特色资源,如地方特产、名胜古迹等

0(0%)

2(10%)

6(30%)

6(30%)

6(30%)

11题   我园对人文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情况

题目\选项

没有

很少

部分

较多

充分

教师的知识经验和技能等

0(0%)

1(5%)

5(25%)

10(50%)

4(20%)

幼儿的知识经验及水平等

0(0%)

1(5%)

6(30%)

9(45%)

4(20%)

家长的知识经验、生产技术技能等

0(0%)

2(10%)

7(35%)

7(35%)

4(20%)

社区人员的知识经验及技能等

0(0%)

2(10%)

7(35%)

5(25%)

6(30%)

在进行调查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我园对于各种资源的利用都不够充分,存在浅尝辄止的情况。甚至有些资源虽然罗列出来了,但却很少加以运用。

同时,在汇总资源时也忽视了幼儿的已有经验,以至于很多资源看似高大上实则脱离幼儿生活,以此为契机开展的活动也只是浮于表面的热闹。

(二)教师资源意识薄弱,班本课程浅易

我们都知道地域资源经过开发,可以转化为可利用的社会教育资源,甚至转化为地方课程,以满足不同幼儿园和教师的需要,满足幼儿多样化发展的需要,促进课程与生活、与社会的联系,建立适合本园实际的课程体系。[1]虽然我园主张班级老师根据本班幼儿的需求和特点自主选择地域资源开展班本课程,但其实很大程度上看似立足儿童视角的选材实则还是以老师为主导的选择与实施。因此,就容易出现班本主题内容选择的杂乱,同时由于开展班本课程对教师能力要求较高,以至于很多能力不足的老师只追求活动形式上的丰富新颖,而忽视了活动内容上的真实有效。那么这样借利用地域资源为名,走过场式的班本课程其成效也就可想而知了。

15题   您在哪一领域最容易利用地域资源      [单选题]

选项

小计

比例

语言领域

0

0%

科学领域

3

15%

社会领域

15

75%

艺术领域

1

5%

健康领域

1

5%

16题   您在哪一环节最容易利用地域资源      [单选题]

选项

小计

比例

教学中

4

20%

区域活动中

12

60%

户外活动中

4

20%

17题   您是如何利用地域资源的,请按利用次数的多少排序      [排序题]

选项

平均综合得分


作为幼儿在活动中的操作材料

3.15


投放到区角中,让幼儿自由探索

2.9


作为环境创设的一部分

2.9


作为教具向幼儿呈现

2.05


以主题活动的形式开展

1.85


从调查数据中我们不难发现老师们对于地域资源的运用更多的集中在社会领域和一日生活的区域活动中,利用的形式和内容也比较单一,缺乏丰富性。其实地域资源作为存在于幼儿身边的“活教材”,是具有很强的可塑性的,它可以是社会活动的实践基地、可以是科学活动的探究材料、可以是语言活动的交流内容、还可以是艺术活动的实物欣赏……老师们缺乏的是发现资源教育价值的敏感度。

二、开展地域资源运用的原则

(一)兴趣性原则

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无论地域资源有多丰富,在运用地域资源开展活动的过程中首先要重视的是幼儿的兴趣所在。如秋天主题活动下,小朋友会关注秋天的瓜果蔬菜有哪些?这些秋果是什么样子的?老师应当注意到幼儿的兴趣点,主动联系周边的菜场或者超市等,带领幼儿去实地参观、直观地了解这些秋天的果蔬。

(二)经验性原则

幼儿的学习是在一定经验基础上进行的。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我们需要“关注幼儿、关注生活、关注游戏、关注经验,追随幼儿发展需要规划和生成保育教育活动”。在资源运用的过程中,我们对于资源的鉴别既要能够巩固幼儿的原有生活经验,要能够拓展、提升幼儿的经验。如蛋糕是幼儿平时生活中经常能够接触到食物之一,也是深受幼儿喜欢的。孩子们也知道蛋糕是由面粉和奶油、水果等材料制成的,可面粉到底是怎么变成蛋糕的呢?我们可以邀请周边蛋糕店的甜点师或是带领幼儿参观蛋糕店,提供机会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小蛋糕,亲身体验装饰蛋糕的过程。在活动过程中,幼儿不仅增加了对面粉、奶油等食品的认识,更了解到了蛋糕的制作工艺,获得了新的学习经验。

(三)价值性原则





在现有资源的重新整合过程中,我们需要以《指南》为指引,结合幼儿实际生活经验甄选出适合幼儿并能推动我园园本课程发展的高质量地域资源。在做好资源分类的同时,结合本园的园本化课程,思考适合的主题课程、给出具体的教育建议,让我园的地域资源真正成为教师教育实践中的有利条件,从而推动园本课程的高质量发展。如在进行主题审议时,将地域资源的审议融入其中,带领教师共同思考相应主题中可运用的地域资源有哪些,哪些地域资源有助推园本课程的价值。


 

(四)教育性原则

在梳理和整合地域资源与园本主题课程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育教学的目标、内容,分析资源的种类、分布,了解地域资源开发与实现课程目标的关系,并预设课程产生的效果。这些思维的过程是一种对教育和教学所重新认识过程。教师在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不断修正自己的教育观念和价值体系,不断提高对教育教学的认识水平。同时,地域资源的开发运用还有助于培养教师开放的思维和意识,使自己从资源的无意识状态向全面认识和积极开发转变。这种观念和态度的转变是影响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因素。

当我们将更多顺应时代和适应幼儿发展的地域资源纳入到我们的课程资源体系中,我们便具有了更加丰富且有力的课程驱动。我们在课程的设计、组织、实施与评价过程中,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地域资源,将其转化为课程的要素,并为课程的实施提供现实的条件保障。可以说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利用程度直接影响到幼儿园课程的水平和效力。它为我们带来了更多行而有效的教育实践,让教师能够发现更多的教育契机,让幼儿获得更多的教育机会。通过以幼儿园周边的地域资源为路径,将课程与幼儿生活相关联。在优化园本课程的研究过程中,以开发运用地域资源资源。使幼儿园课程个性化、多样化,扩展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空间;使幼儿园课程进一步贴近社会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大自然;使幼儿在受到情感陶冶的同时,增强对社会与自然的感知与了解,最终形成 “文化滋养幼儿、幼儿传承和发展文化”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王欣.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开发园本课程的实践[J].黑河学刊,2016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