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幼儿在探究活动中解决问题 ——以大班主题活动《我的航天梦》为例
发布时间:2023-10-16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蒋秋怡

梦想最初是一颗种子,萌发于孩子们的小小心里!仰望天空,当天际飞过一架飞机,当星空布满点点星星——也激起了孩子们的航天梦

晨间活动时,孩子们进行了一场纸飞机大赛,他们越战越勇,兴致勃勃,在一起讨论,纸飞机怎样才能飞得很高很高?

飞飞说:“天上的飞机飞得好高啊,能飞得很远很远!”

玥玥说:“我们的纸飞机一飞出来就掉下来了!”“天上的飞机好大的,所以飞得又高又远,我们的飞机纸做的,就飞不远了!”……

囡囡说:“纸飞机可以飞到我最喜爱的宇宙上吗?真想飞上去看看上面的景色!”

通过纸飞机飞到天空的游戏,我们发现孩子们对于中国航天和宇宙的奥秘很感兴趣。孩子们对宇宙的了解大多数都是些科幻视频上的虚构图示,对于宇宙的探索就了解的更少了于是,我们追问:你们知道宇宙是白天状态还是黑夜状态吗?

有孩子说:应该是黑黑的吧

有孩子说:那为什么视频上都是亮亮的,我还看见了中国航天探测器!

有孩子说:“我爸爸说中国航天宇宙飞船发射到太空上,会一直慢慢地转啊转,有白天,有黑夜。

但大部分孩子都没有宇宙上探知光面和暗面”的经历

随着各商场配套设施的不断丰富,不单只有吃食店、电影院与游乐设施,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商场里还配备了星球博物馆、天文馆等外观展厅形象生动,但是,对幼儿园的孩子们来说,太过叙述性、生硬,探究操作性很低。

至此,便萌发了带孩子们去宇宙博物馆的想法。当老师问到:你们想不想去宇宙博物馆看看,看看太空中到底有哪些奥秘呢?所有的孩子都很兴奋的喊道:想!

根据我园的地域资源清单,我们了解到江苏省常州市江南环球港8号门花园厅4F有个天文馆其占地1000㎡,50+大主题场景,360°沉浸式环绕式几乎为常州搬来一整片“星空”,可以带孩子去体验梵高笔下的奇幻世界里面各种各样的光影星球展示十分丰富,于是一次宇宙光影探秘”活动便计划展开……

我的航天梦

兴趣我最大,在开启航天之旅前,孩子们一个个地说出愿望,有的想看看宇宙里又多暗,有的想了解光影星球里有什么等等。在实地参观前,为了了解孩子们对宇宙的已有经验和对光影的理解,我们和孩子们一起讨论,如果你身在宇宙,你会需要什么?你可以做些什么?”同时,结合家庭教育,请孩子们回去跟爸爸妈妈一起亲子手工制作在太空的“生存工具”,进一步建构幼儿对宇宙的生活经验。

 

我想遨游太空,于是创造了些太空生存工具……这是我用锡箔纸做的中国航天宇宙飞船,我可以乘着它去往宇宙。

太空中有金星、木星、海王星、天王星……

我造了个属于我自己的宇宙飞船,里面有一个太空人,有一个透明罩子罩着,它有飞一般的速度,可以去往我想去的星球……”

通过亲子制作、幼儿讨论和采访,孩子们对太空都有了一个初步的想象。于是孩子们通过语言表述的方式将自己的想象表达了出来。有的制作了中国航天火箭,开启宇宙探索第一步;有的制作了天文望远镜,可以探索远处的星球;有的制作了“玉兔号”宇宙飞船,方便太空出行,还有的制作了“太空时钟”,让我们了解宇宙中的时间线……

 

孩子们自己动手操作,更赋予了极大的兴趣。通过前期的纸飞机“飞入天际”,到亲子制作太空上的“生存工具”,一点一点地拓宽与加深了对宇宙的初识,兴趣也更加浓厚。通过孩子们的表征能够看出,部分幼儿已经有了些前期经验,知道各种星球,有光面和暗面。

天文馆登陆日

经过一系列的讨论和准备,孩子带着兴奋地脚步,向江南环球港星球天文馆出发!

入口处各式各样的金星木星、海王星……一下子就把孩子们的目光牢牢锁住。

“原来宇宙中有这么多美丽的星球

“你们看,这个我知道这是金星我还有一本宇宙绘本;还有这个是我爸爸告诉我的

你看这个屋子里黑黑的,只有一丝光线,这是哪里

“我喜欢这个”……

一到天文馆孩子们便激动地七嘴八舌聊了起来。宇宙的奥秘牵动着他们每一颗好奇心。虽然有他们知道的,也有他们完全不了解也没见过的,但是每一个天真可爱又有求知欲的眼睛望向每一颗星球。

老师:孩子们,天文馆里的东西是不是很丰富呀,但是别忘了,我们今天是来找什么的呢?孩子回答道:找光与影

“老师,这间屋子里黑黑的,只有一侧光线射进来,是不是被其他星球挡住了光线?

“看,那里有好多很亮的星球

孩子们瞬间又被五颜六色的星球给吸引住了。

老师:“原来天文馆里有这么多好玩的星球呀,那你们都认识哪些

 

从入口往里走,孩子们看得琳琅满目,认识到了很多星球和光与影的奥秘,随着老师的讲解,孩子们又自己动手操作,更深刻地体验到了光影的奥秘。

孩子们对于宇宙的向往,呈现出他们对太空、航天科探的好奇以及对生活中事物的探究欲望。

课程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太空人造卫星、宇宙飞船及其功用,培养幼儿对太空的兴趣和对科学家的崇敬。

2. 创造性地想象太空中的各个物体,并通过画、捏、拼、贴、用废旧材料制作各类科探玩具,体验创造的快乐。

3. 培养幼儿解决问题和相互合作的能力。

4. 使幼儿对探索生活感兴趣。

5. 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环境创设:

幼儿是天生的大自然和科学的爱好者,宇宙中的无穷奥秘、生活中的奇妙现象,永远是5-6岁幼儿津津乐道的。生活中的许多自然现象、蕴含着深刻的科学道理。同时满足幼儿探究世界的欲望和需要,使其对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感兴趣,并获得相关的科学经验。体会到事物是会变化和发展的,了解人类与环境的依存关系。初步树立关心、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主题墙《神秘的宇宙》,以师幼相互合作为主来进行创作,幼儿对于神秘的宇宙充满了好奇与疑问,于是,让幼儿带自己的照片,利用废旧饮料瓶,制作“我是小小航天员”,用卡纸做"火箭”,自己动手制作教玩具,教师负责粘贴于主题墙中。当幼儿看到自己突变-个"航天员”翱翔于蓝色太空中时,一个个脸上洋溢出的是开心……

课程实施

太空搬进园

在接下来的主题活动中,孩子们也将在天文馆里积累的经验融到了我们的课程活动中。

如科学活动《凹面镜 凸面镜 曲面镜由于有了前期经验的积累,孩子们对活动中出现的镜子折射都很熟悉,因此参与度很高,也特别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自己用图标形式自制记录表。

美术活动《我的手绘星球》,孩子们也能够用喷漆和颜料,利用前期收集来的废旧材料,如:泡沫球、纸板、纸杯、锡纸等,绘制各不同种类星球,活灵活现。

数学活动《镜中的点数图形对称》,孩子们更是能够根据图纸,摆放正确镜中折射的形状。

除了集体活动,宇宙光影的影响还渗透到了孩子们的区域活动中。除了美工区各种各样星球、航天手工,孩子们还在科探区自主建造起了我的宇宙飞船”:用制作的科探玩具进行游戏并记录每一次的结果,互相讨论。

 

 

那太空上还存在着什么呢?“发射器、信号塔?”面对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人工智能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眼前,当:“Hi Siri,你好,有什么可以帮助您?”、“小爱小爱,请打开音乐!”等AI科技智能对话融入我们的生活中,孩子们也体验到了新奇与便捷。孩子们的“电话手表”、“小爱同学”、“chatBard”等手机APP,实现了无论何时都有好朋友聊天,就像在身边一样,可以放剪纸视频、动画片,还拥有各种声音的人工智能。孩子们进行了身边的人工智能大调查,每天小区单元门刷脸的机器就是人工智能,看到妈妈付钱时也可以刷脸支付,火锅店自动送餐机器人更是精准定位桌台,还有的孩子介绍自己回家后对“天猫精灵”说请开灯,家里的灯就亮了,不需要按开关。这些都要靠太空宇宙中人们铺设的发射器等释放信号,设置程序,实现人工智能,更是点燃了孩子们深度思考和理解AI的激情,在孩子们的思考回答、沉浸式调查探索中,一个无限可能的科技梦正在孩子们心中生根萌芽……

从参观前的调查、采访到参观时的交流探讨,再到参观后的活动渗透。孩子们收获了许多关于天文的知识,还有生活的经验。在这过程中,老师充分挖掘了周边的资源价值,从物质材料的挖掘到人文资源的利用。最好的教育就是满足孩子的需要,帮助孩子发挥潜能,实实在在影响孩子的心灵。在课程活动中孩子们被很多神奇的现象吸引着,他们全身心投入操作活动,尽情探索科学的奥秘,他们思维很活跃,想法很独特,一言一行总能给我们带来惊喜!

课程审议:

生活中的许多事物对孩子们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不论是太空光影现象还是太空发射器AI人工智能,都能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教师在支持孩子们探究周围事物时,也应有所注意:

1.要善于发现周边适用于幼儿探索的资源。

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紧密联系幼儿的生活,对周围事物和现象有一定的敏感性,从幼儿发展的视角深入挖掘周围事物和现象的教育价值,及时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从中发现契机。当幼儿听到“太空宇宙”、“hi siri”、“小爱小爱”,生发了对太空信号站等的探究行为,教师倾听幼儿,发现幼儿对太空的科学知识缺乏认知,从中捕捉到了有价值的教育点,展开了“太空”的探究活动。

2.紧密追踪幼儿“脚步”,提升幼儿探究能力。

教师作为探究过程中的观察者和引导者,应参与到幼儿对周围事物和现象的探究过程中,充分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鼓励幼儿大胆猜想,追随幼儿的问题线索,在提问、猜想、实验、记录、分享中实现幼儿的深度学习。例如:在幼儿探索中“漂浮棉花”,教师通过实验,让幼儿感知太空失重状态;“光影折射”、“信号站AI人工智能”等,通过不同形式的探究,幼儿的探究能力得到了提升。

3.重视幼儿活动前期、中期、后期的预设、探究、分享的交流,促进幼儿经验的建构。

在集体、小组等多种形式的交流讨论中,幼儿可以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前期预设、中期交流、后期总结,从表述自己的预设到探究过程中与同伴的交流想办法操作,到后期的经验总结分享交流,让幼儿在积极参与认识周围事物的探究活动中建构新的认知经验,不断扩展广度和深度。

4.满足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需求,支持幼儿深入研究。

为了满足幼儿对太空、信号站探究的兴趣,教师充分利用家校资源,让幼儿通过多种方式,置身于太空环境中,沉浸式体验感知,一起说一说、做一做,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亲身体验中建构自己的认知经验,从而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吴娜论幼儿园科学领域学科教学的有效开展[]赤子(上中旬),2015,(08):177.

[2]崔蕾.幼儿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

[3]张俊.幼儿园科学领域教育精要:关键经验与活动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4]劉晓哗,幼儿教师科学领域继续教育侧重点探析〔U)继续教育研究,2016,(11):94-97.

[5]金丽静.如何开展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活动[].小学科学(教师论,2015(4)

[6]何玉瑜.幼儿园科学教育的问题思考与对策[J]儿童发展研究,2016(10).

[7]陈英.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活动设计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

2001.

[8]郭建军.幼儿园开展科学教育活动的思考与实践.[D].西南师范大学,2000.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