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演练目标
1. 让全体教职工掌握燃气泄漏的识别方法、应急处置流程和疏散幼儿的正确方式,提高应对燃气安全事故的反应能力。
2. 增强幼儿的燃气安全意识,初步了解遇到燃气泄漏时的基本自我保护方法(如不玩火、听从老师指挥快速离开)。
3. 检验幼儿园燃气安全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完善各岗位协作机制,确保在真实事故中能最大限度保障师幼安全。
二、演练时间与地点
• 时间:2025年9月1日上午10:00-10:30(避开幼儿用餐、午睡等时段)
• 地点:幼儿园厨房(模拟泄漏点)、各班级活动室、操场(疏散集合点)
三、参与人员
全体教职工(含厨房人员、各班教师、保育员、保安)、在园幼儿、后勤负责人、保健医生。
四、前期准备
1. 物资准备:
燃气报警器(检查是否灵敏)、灭火器(干粉型)、湿毛巾、扩音器、应急照明设备、医疗急救包。
2. 人员培训:
演练前1天,组织教职工培训:讲解燃气泄漏的常见原因(如管道老化、阀门未关紧)、识别方法(闻到类似“臭鸡蛋”的异味)、应急步骤(关阀、通风、疏散、报警);明确各岗位职责(厨房人员负责关阀,教师负责疏散幼儿,保安负责警戒和引导)。
对幼儿进行简单预热:通过绘本、儿歌讲解“闻到奇怪臭味要告诉老师,不玩火、不开关电器,跟着老师快速走”。
3. 场景布置:
厨房内关闭无关电器,确保演练区域无明火
五、演练流程
(一)模拟燃气泄漏(10:00-10:03)
1. 厨房工作人员“发现”燃气泄漏(闻到模拟气味或听到报警器响),立即大声呼喊:“厨房燃气泄漏,请大家注意!”同时第一时间关闭燃气总阀门,打开厨房门窗通风,严禁触动任何电器开关(如电灯、排风扇)和使用明火。
2. 厨房负责人立即向后勤园长报告:“厨房发生燃气泄漏,已关阀通风,请求启动应急预案!”
(二)应急响应与疏散(10:03-10:15)
1. 后勤主任接到报告后,通过广播下达指令:“全体师生请注意,厨房发生燃气泄漏,立即启动应急疏散预案,请各班教师带领幼儿有序撤离到操场!”
2. 各班教师听到指令后,立即组织幼儿:
◦ 用湿毛巾(或衣角)轻捂口鼻(幼儿由教师协助),熄灭教室内火源(如蚊香),关闭电器电源。
◦ 带领幼儿弯腰低姿,沿预定路线快速疏散(不推挤、不哭闹),优先从最近的安全出口撤离,避免经过厨房区域。
3. 保育员在班级最后检查是否有遗漏幼儿,确保活动室无人后跟随撤离。
4. 保安在疏散路线关键位置(如楼梯口、走廊拐角)引导,拉起警戒带封锁厨房及周边区域,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打开幼儿园大门,为后续救援人员开辟通道。
(三)集合与清点(10:15-10:20)
1. 幼儿到达操场后,各班教师立即清点人数,将结果报给后勤主任。
2. 保健医生检查幼儿身体状况,对因紧张哭闹的幼儿进行安抚,若有轻微磕碰及时处理。
(四)专业处置与演示(10:20-10:25)
1.现场演示:如何正确关闭燃气总阀、检查泄漏点(用肥皂水涂抹管道接口,观察是否冒泡)、使用灭火器(针对可能的小范围火情)。
2. 讲解“燃气泄漏后严禁做的事”:不开关电灯、不拨打电话(避免电火花)、不使用明火,强调“通风是关键”。
(五)演练结束与总结(10:25-10:30)
1. 后勤主任:“燃气泄漏隐患已排除,演练结束,请各班有序带回。”
2. 教师组织幼儿回班后,通过小游戏(如“安全小问答”)巩固所学知识,缓解幼儿紧张情绪。
六、注意事项
1. 演练全程保持“安全第一”,避免幼儿因拥挤摔倒;对行动不便的幼儿(如生病、残疾),安排专人一对一协助撤离。
2. 模拟泄漏气体必须安全无害,严禁使用真实燃气;厨房内不产生明火,灭火器仅做演示不实际喷射。
3. 若演练中遇突发天气(如下雨),立即调整疏散集合点至室内大厅,确保幼儿不淋雨。
七、后续工作
1. 总结改进:演练后召开教职工会议,梳理问题(如某班级疏散路线不顺畅、幼儿毛巾使用不规范),修订应急预案。
2. 家园反馈:通过班级群向家长反馈演练情况,附现场照片或视频,提醒家长在家中注意燃气安全(如定期检查灶具、教育孩子不玩弄燃气阀门)。
3. 日常强化:将燃气安全纳入每周安全教育,每学期至少开展1次此类演练,确保教职工和幼儿熟练掌握应急技能。
|
|
